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鼠疫又名黑热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由鼠蚤传播,具有传染性强、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等特点。作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先在鼠间传播,然后再波及到人,在人间传播。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媒介传播: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蚤再吸血时,即可随血进人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中的鼠疫杆菌,可通过搔抓的皮损进人体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其他血吸虫媒,如硬蜱、臭虫、虱子等,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携带病菌。

(2)接触传播:人直接接触感染鼠疫的动物(包括家禽)、媒介昆虫、鼠疫患者及其尸体,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带菌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屠宰、捕杀和加工患病动物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

(3)呼吸道传播:肺鼠疫患者呼吸道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或气溶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鼠疫,并迅速造成人间鼠疫大流行;在剥食感染鼠疫的动物过程中产生的飞沫,也可通过呼吸道引起直接感染。

(4)消化道传播:吃未煮熟的染疫动物的肉食也可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