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临近,许多旅行者都做好了美妙的外出旅行计划。然而还未出行,很多国家发布登革热疫情的消息就接踵而来。
一、致死率低的常见传染病
简单来说,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这种传染病并不罕见,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热带病,它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地区、东南亚等地区都有发生,在我国广东、云南、福建、广西、浙江等地也有案例,全球约有40%的人有感染风险。
其实,大多数被感染者都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因为登革热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许多无症状或轻微症状,很多人只是感觉自己患了感冒。
二、没有特效药的恶魔
但是!不要掉以轻心,以为登革热就和普通感冒一样。虽然只有5%的登革热病毒感染者有严重症状,但如果不幸感染了重症登革热,就有很可能因血浆渗漏、积液、呼吸窘迫、严重出血或器官损伤导致重症疾病,甚至死亡。
更可怕的是——目前全世界都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效药,疫苗预防也还处于研究阶段。
所以,一旦有以下症状,就要引起注意啦!
登革热的发病很急,初期症状与流感类似,会出现39°C以上高烧不退,肌肉、眼眶、骨髓及关节痛,恶心呕吐,极度疲乏等症状。发热后3~6天,四肢出现针尖样出血点或全身出现大面积红色皮疹,有出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尽早就医,尽可能减少疾病加重的机会。
三、防蚊灭蚊就可防病
登革热是蚊子吸食被感染人血液后,再通过叮咬传染给其他人的疾病。所以斩断传播中间链上的蚊子,是预防重点。
传播登革热的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斑蚊。“花斑蚊”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例如家中的花瓶、阳台积水、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以及竹筒、树洞、积水容器及潮湿阴暗的场所。“花斑蚊”喜欢白天叮咬人,高峰在早上7-9时及下午4时至黄昏。
登革热疫情需要我们严肃去对待,但也不必太过紧张。小编给大家列了一个出游清单,按照清单做好预防措施,你依然能收获一段安全又愉快的旅程。
四、旅行卫生建议
1、旅行前:
应了解旅行目的地的传染病相关情况,掌握常见疾病的基本预防知识和技能。当出现急性发热性疾病或其他不适宜旅行的疾病时,应推迟或取消旅行。
2、旅行期间:
(1)做好防蚊措施,建议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皮肤裸露处涂抹驱蚊剂(有效成分:避蚊胺DEET)、住宿有空调的宾馆酒店、睡觉时使用蚊帐等。
(2)注意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同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或皮疹等其他表现时,应当立即就医。
3、旅行归来:
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般应自我观察2周,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便于帮助医生做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